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肾病患者的情绪调节
作者:Admin  文章来源:  点击数 0  更新时间:2007-1-15 9:25:04  文章录入:admin


  祖国医学认为:情志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病理变化息息相关。机体气血充盛,贵在通调,其中情志顺畅,肝气条达对于气血的通调起着重要的作用。正如《素问.上古天真论》说:“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?”《儒门事亲》亦说:“喜则少病,百脉舒和故也。"反之,情志抑郁,忧虑重重则可导致肝气郁结,脾气壅滞,郁久化火伤阴或气滞血瘀等变证,因此中医的病因学将七情所伤列入其中,诚如《黄帝内经》强调:“百病皆生于气。”现代医学亦认为长期的情志不畅可以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,容易发生疾病,可见情志与健康是密切相关的。所以 肾脏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,应注意调养情志,这对于提高疗效至关重要,切不可等闲视之。
  肾脏病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主要表现有思想紧张,忧虑重重,情绪急噪,悲观失望四个方面:
  "思想紧张"主要见于肾脏病初发阶段,蛋白尿或血尿的检查结果波动反复,发现自己肾功能不全的患者。
  "忧虑重重"是指患者担忧及考虑的问题较多,这主要见于青少年及中年的肾脏病患者。 
  "情绪急燥"主要见于病情缠绵,收效较慢,病情易反复的患者。
   "悲观失望"主要见于慢性肾衰的患者,认为自己没有出路,对治疗失去信心,对生活缺乏勇气,情绪极低落,这类患者的心理素质最差。
   由于肾脏病迁延难愈,易反复,治疗有一定的难度,确有部分患者预后不佳等特点。患者有上述的精神状态是可以理解的,也是值得同情的。然而长期的情志刺激,持续的不良心境,不仅会影响治疗,同时还会加重病情. 肾脏病患者的精神状态好坏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很大影响,因此,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,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,也是战胜疾病的关键。有些患者得了肾病,情绪波动很大,尤其是尿毒症患者,由于疾病的困扰和家庭、社会地位的变化,常常抑郁寡言,整天愁眉苦脸,不积极配合治疗。从中医学理论分析,当一个人的情志失调时,容易伤肝。肝的特性,性喜条达而恶抑郁,若扰虑过度,则肝气郁结,疏泄不利,甚至横逆犯胃,致气机阻滞,或肝气久郁化火,损及肾阴,肝炎郁于下焦,影响膀胱气化功能,使病症每每缠绵难愈,增加了治疗难度,还有一部分病人得了肾病后,思想上能认真正确对待,情绪稳定,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,每遇不快之事时,很快求得心理平衡,机体内环境迅速得到了调整,增强了抗病能力,起到了“正气在内,邪不可干”的生理作用。临床实践证明,心情开朗和意志消沉的两种心态,在疗效和预后方面有明显的不同。因此。我们真诚希望肾脏病患者,应该胸怀开阔,思想放松,遇到难题充满信心,避免消极悲观众,更不要“钻死胡同”,学会调养情志,使病体早日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