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蛋白尿
作者:  文章来源:  点击数 0  更新时间:2011-4-25 15:23:04  文章录入:admin

正常人的尿液含极微量蛋白,常规检查尿蛋白呈阴性。若实验室检查尿蛋白为阳性,那么尿中的蛋白含量便超过了正常范围,故而临床上出现了蛋白尿。蛋白尿的出现有下列5种情况:

 

 (1 肾小球性蛋白尿:凡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的各种肾小球疾病、肾小

管病、肾淀粉样变、糖尿病肾病等,均可促进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增多,并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,故出现了以白蛋白为主的蛋白尿。

 

 (2 肾小管性蛋白尿:由于间质性肾炎、镇痛药肾病、慢性镉中毒引起的肾小管损

伤及各种先天性代谢缺陷等疾病,引起肾小管功能缺陷,尽管肾小球滤出的蛋白质数量并未增加,但肾小管重吸收蛋白的能力下降,尿中出现了蛋白。

 

 (3 溢出性蛋白尿:血中有异常蛋白质,可经过肾小球滤出。由于溢出量过多,肾

小管不能完全将其吸收,因而产生了蛋白尿。

 

 (4 分泌性蛋白尿:肾组织本身可分泌含蛋白的物质进入尿中。正常情况下,肾小

管分泌一种TH蛋白,每日排出量约为10~140毫克。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尿中这种蛋白均会增加。另外,正常尿液中也含有少量免疫球蛋白,在肾小管-间质性炎症及肿瘤时,含蛋白的分泌物亦会进入尿中,由这些原因引起的蛋白尿,称为分泌性蛋白尿。

 

 (5 组织蛋白尿:正常尿中只含有很少量的可溶性组织分解代谢产物,属于小分子量蛋白,这些蛋白在患病时可增加。

 

  临床上所见的蛋白尿,主要是肾小球性蛋白和肾小管性蛋白尿,在具体病例中,往往存在两种以上的蛋白。